中文

English

高密十大特色村居

发布时间:2025-07-23 14:03:15   信息来源:网络

  治理模式★★:实行“村财镇管”、财务公开,打造干群融洽的生态和谐村◆◆■■,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■◆◆★★。

  旅游开发:入选山东省第四批景区化村庄,依托自然景观完善旅游设施,年游客量稳步增长,推动“三产融合◆■◆◆■”◆◆■■。

  产业亮点: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内建有山东省最大连体樱桃棚,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;依托潍河生态资源,打造“采摘+观光+湿地旅游■■■★★”一体化模式,村民年均增收7-8万元。

  治理成效:通过“清廉村居”建设实现干群和谐,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省级卫生村。

  文化传承◆■★★◆:国家级非遗★◆◆■★“聂家庄泥塑”发源地,500余年历史■★◆,全村450户几乎家家有作坊,产品从静态玩具发展为会动◆■■◆◆、会叫的活玩具(如叫虎等)◆■,品种达200余种。

  荣誉成就: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、省级景区化村庄,实现文化振兴与产业升级双驱动。

  产业延伸:融合扑灰年画、剪纸等6项非遗,打造工坊体验游■◆,形成◆★■“非遗+文旅”生态链。

  产业亮点:吸引孚日家纺、凯加食品等30余家企业落户,建设官庄大厦、抱玉山庄等综合体■■■,年集体经济收入700万元■■◆★■。

  发展模式:通过“共富工坊★◆★◆■★”模式实现集体收入突破110万元(2024年数据)◆★■★,依托3600亩耕地发展大棚西红柿种植◆■◆■◆■,推行“五统一”管理(供苗、肥药■★◆◆◆、技术、品牌、销售),单个大棚年收入达8-9万元。

  高密公安交通管理大队走进电动车售卖点、维修点开展整治“飙车炸街■■”宣传活动

  经济带动★■◆◆★★:年加工泥塑产品40万个,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,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,带动就业5000余人,获评“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。

  历史底蕴:隋朝高密县治遗址所在地★■★◆■◆,保留齐长城、古稻城等文化遗迹,现为文化旅游开发重点村。

  文化底蕴■★★◆■:清代名臣刘墉故里,建设清爱文化园(含家史馆★◆★■★、家风馆、官声馆),年接待游客超1◆◆★★.2万人次,获评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和潍坊市廉政教育基地。

  产业亮点:通过“夜市经济■★◆”■★◆■“飞地经济”模式,建设民生市场■■◆■★◆、养老托老中心及工业园区,年集体收入超1200万元,累计分红272.5万元。

  产业亮点◆★:植物园★■■★◆◆、小西湖等景观与茂腔戏曲文化结合◆★■★◆,发展“农业+文旅”模式◆★■,入选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■■■◆★”。

  生态优势★■:毗邻五龙河◆◆■◆,村内绿化覆盖率超60%,配套梅达四方采摘园、东阳花卉观光园等休闲项目。

  文化设施■■■★◆:配套省级规范化学校◆★★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推动“安居乐业”新型社区建设。

  创新实践: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区,与山东菲达种苗科技合作推广良种,投资50万元购置农机提供社会化服务,建成4000吨粮食储存库。

  产业布局:整合刘墉文化IP开发相府老街◆★、清爱广场等文旅项目,招商翻修沿街房,打造“文化+商业”综合体。